首页/ 走进富平 / 人物荟萃 / 正文

王绍猷

来源:县志办 发布时间:2017-05-31 11:04

王绍猷(1884~1971) 名建勋,老庙乡王村人。念过私塾。十四五岁帮工。入巡警学堂。加入同盟会。又入焦子静组织的自治社。任富平县巡警局排长、巡视。结识民党、刀客、哥老会中人士,协助辛亥富平反正。民国建立,先后在渭北民团、陕西靖国军第四路、陕西陆军第一师、国民二军第三师、国民联军第十一路及南路军等部队任军职至旅长级。

民国21年(1932)春,自京、沪回陕。入陕西易俗社,从事秦腔戏曲源流研究,编写、修改剧本。历时16年,写成19篇约7万多字的有关秦腔的历史论证:“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传播于明,盛行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在国剧中可谓开山鼻祖,有屹然独立不可磨灭之价值”。阐述“京剧及全国各路梆子剧种,都是由秦腔蜕化出来的”流派论点。纪录了秦腔板眼、乐曲、乐器;介绍了迷胡(眉户)、灯影、木偶、线胡、阿宫、道情、歌剧和花鼓的源流发展;辑为《秦腔记闻》,1949年自费出版,1983年编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出版的《秦腔研究论著选》。以前,易谷社创始人高培支、李约祉一些热心社会教育,痛心于秦腔日趋末路,亟谋改革振兴的有识之士,曾抒发过“秦人数典忘祖!”“戏曲之源,起于西秦。而秦人反无片纸只字之著述,宁不可愧” 一类沉痛的感慨。《记闻》初版,高、李均为作序。约祉有“有此贡献,今而后吾秦人可无愧于剧界矣”的评价。

创作、改编秦腔剧本《新忠义侠》(周仁回府)、《紫霞宫》、《解甲封王》、《法门寺》、《蛟龙驹》、《金光玉》、《拷红》、《双愚计》等约4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