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富平 / 人物荟萃 / 正文

张青云

来源:县志办 发布时间:2017-05-31 09:46

张青云(?~?) 字衢九,号楠亭,薛镇乡马张寺村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武进士(探花),以汉人入宿禁卫“乾清门行走”。十八年(1813)任游击,派往山东,协剿天理教农民起义军,迭升参将、副将。道光十四年(1834),护理曹州镇总兵。军功以“剿贼”与催督运河北运漕粮而著绩,调高州(今广东省高州县、茂名市境)镇总兵,署广东陆路提督。十九年(1839),调补四川川北镇总兵,防范川陕边镜“匪盗”。二十一年(1841)三月,率兵2000名赴粤堵御英军。时鸦片战争爆发将近一年。张青云率所部至广州,香港已被占领,虎门各炮台失守,英陆军司令易人,进攻省城。清廷命奕山为靖逆将军,主持广州战事。广州外围炮台,又被英军大部分摧毁或占领。仅以城北的四方炮台,东炮台与西炮台,守卫孤城。英军舰从东南攻来,炮火密如雨注。正对英舰的东炮台和四方炮台守将,望风逃窜,退入城内。张部据守西炮台,四面受击,独力难支。将弁们请求提督暂避其锋,张青云怒斥官兵:“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敢有言退者,斩!”他亲自点燃八千斤大炮,猛轰英舰,英军纷纷落水;中炮船舰,仓惶逃去。广州103乡农民和丝织工,包围四方炮台,和陆续赶来的400余名群众,收复四方炮台,赶走了陆上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广东的战火,暂告平息。清廷实授张青云广东陆路提督,赏戴花翎,以示宠异。

张青云从抗英海战中,取得切肤教训:“夷(英)船大而且坚,(水)师船薄而又小”。“夷人制炮,未铸,先炼十年之铁;将铸,又参三分之银……,永无裂炸之虞;夷炮千斤二里(射程),师炮千斤一里。(我)军营制炮,谁为炼十年之铁,谁为添三分之银?只知炮台之多,而不知炮台之固……;只知炮台之前面,而不顾炮台之后面……;水陆所以不敌。且英夷用人,每施重赏,故内地盗贼,多为之用。军营兵丁勇壮,工食皆有定额。一则重赏而多勇夫,一则循例而难奋勉,此人力所以不敌也。”以疾归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