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富平 / 话说富平 / 正文

一支铁笔镌春秋

来源:富平县地方志 作者:李问圃 发布时间:2024-03-29 10:05

刘应文先生是富平县宫里镇南陵村人,生于1866年,1932年病逝,堪称是民国时期享誉遐迩的“大国工匠”。

他从事石刻长达五十春秋,曾为康有为、吴昌硕、于右任、宋伯鲁、牛兆濂、胡景翼、贺伯箴、茹欲立等社会名流镌刻书法作品上百幅,是陕西石刻行业中的佼佼者。尽管宫里镇石刻高手如林,而民国时期富平墨玉雕刻的标志性人物,刘应文当属其中之佼佼者。

刘应文出身于一个文化家庭。他的父亲刘春秀既是一位教书先生,又擅长中医,长期在三原县东里堡教授私塾兼行医。他9岁起就跟随父亲寓居三原东里堡,曾受教于关中名儒贺瑞麟门下。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基因,成为他后来不同于一般工匠,成为一代名师巨匠的重要基石。谁知人有旦夕祸福,仅仅时隔两年,父亲不幸病逝于三原,悲痛欲绝的母亲只好含泪带着儿子返回富平老家。

凤凰山水塘子古采石场遗址

老家南陵村所在的宫里镇位于凤凰山下,是闻名全国的墨玉之乡。富平墨玉开发历史久远,可以追溯至秦汉。《富平县志》记载:“县北产矿石,诸郡县采者群至,可镌字、琢磨,人号墨玉”。著名的秦《峄山刻石》,东汉《曹全碑》,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昭陵六骏,唐高宗乾陵的无字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均为富平墨玉雕刻之极品。可以说从黄帝陵到西岳华山,从西安碑林到唐十八陵,到处都有富平墨玉雕刻的名碑、名雕。富平亦因此而被誉为“碑林之源”。

清代大学者李因笃有诗赞曰:

巨碛崔嵬百万层,

  唐家中叶起诸陵;

青岑墨玉旋随辟,

   篆籀光芒到处征。

由于凤凰山盛产墨玉,宫里镇刻石工匠因运而生,层出不穷,高手林立,世代传承。14岁那年,刘应文拜本村石刻名匠刘齐廉为师学习镌刻技艺。师傅在当地颇有名气,见他生性聪颖,吃苦肯干,手脚勤,又有眼色,便对他特别偏爱,悉心教导。历来的石匠学艺全凭悟性、吃苦和细心,方能学到真本事。刘应文把师傅的教诲牢记于心,一边干活,一边钻研。

十四岁那年,少年刘应文便和同村人去渭南巴邑村一家富户干活儿。刻碑、箍墓、修牌楼,陵园地上地下的石饰工程干了个遍。石匠干的本是个苦活儿、细活儿、慢工活儿,得靠时间打磨,磨刀磨石亦磨人。谁知,这一干就达十年之久。等干完活回到富平老家,刘应文已经成长为二十四岁的大小伙子了。

十年磨一剑。这十年工夫,为刘应文奠定了各种石刻技艺和手法的坚实基础。全面掌握了冲、切、雕、錾、琢、磨各种手法。当疾则疾,该缓则缓,大胆冲切,细心雕琢。熟练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迥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

离开渭南,是刘应文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独当一面,正式出师,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先是随团应邀去兰州为陕甘总督刘世安镌刻古帖、复制古代书法名品。后又和本村一批名匠去河南为大收藏家袁保恒镌刻古籍及大量名帖达三年之久。河南之行,是由当时宫里镇南陵村石刻大师刘生荣为首,率领一批石刻青年才俊去的。几年后,民间出现了石刻“五虎上将”的美誉。刘应文名列其中,人称“小赵云”,因其年龄最小、技艺过人之故也。

当然,我也注意到,关于宫里石刻“五虎上将”的美誉,流传过多种版本。我尊重前贤先辈流传下来的所有版本。这些评价,在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视角,给宫里石刻杰出人物留下了应有的荣誉,也留下了后人的敬仰与怀念。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以为,这些版本无所谓谁真谁假、孰对孰错,都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从不同的侧面印证了宫里石刻名师荟萃、高手如林、青蓝相继、人才辈出的繁荣景象。

甘豫归来,声名日隆,刘应文一直在奔走于八百里秦川,为军政界、文化界名人或当地望族显贵镌刻碑碣石器,留下了难以计算的石刻作品。

民国初年,于右任出任靖国军总司令,胡景翼任总指挥,对刘应文的石刻技艺赞赏有加。尤其像于右任这样的近代草圣、书法大师,自然不会忽视刻字人的艺术水准和雕刻技艺,最忌讳石刻工匠将自己的作品失真走样,使其失去笔墨点画间内在的精、气、神。因此,就指定必须由刘应文来镌刻自己的作品。由于刘应文有一定国学根基,对书法神韵领悟较深,在书法镌刻工艺上亦为高手,便取得了于右任的绝对信赖。每当于右任为陕西名人书写墓碑、墓志铭,匾额等作品时,全部指名由刘应文镌刻。以至于每次完成作品后,都要照例在正文之后亲笔书写一句:“富平刘应文镌刻”。这种现象,在书法界实不多见。刘应文这位富平工匠有幸享此殊荣,实属难得。

刘应文最有代表性的石刻作品有这样几件:一件是于右任为1920年牺牲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张义安镌刻的墓碑和墓志铭。这是由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国学泰斗章太炎撰文、时任国民革命军靖国军总指挥刘守中篆盖,更显尊贵。书法作品是极不多见的于先生早年的楷书精品,其文其字在近代石碑镌刻中绝对属于珍品无疑。另一件是于右任手书陕西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井勿幕的《秋感八首》,茹欲立撰写跋文,请刘应文镌字刻石后,嵌于三原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壁间,以志感念不忘。第三件是于右任为靖国军陆军少将董振五撰文并书丹的墓志铭《董少将振五墓志铭》。墓志铭字数多达2482个,且为行楷字体。刘应文匠心独运,挥动铁笔,将这幅作品的神韵予以完美呈现,令人叫绝。特别值得一书的是,刘应文以主工匠身份,完成了著名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胡景翼华山陵园所有地下和地表石刻工程。其中有一件重量级作品是于右任1925年为胡景翼将军题写的墓志铭。墓志铭的篆盖由中国近代书画宗师吴昌硕亲笔书写,与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的书法可谓珠联璧合,弥足珍贵。

除了于右任之外,还有许多驰名全国的书法大家作品,也聘请刘应文操刀镌刻。如康有为为富平图书楼书写的“图书馆”石匾额,为淡村文化名士线雨田、线润民母亲题写的墓碑;关中大儒宋伯鲁为泾阳县名流高又明母亲书丹的墓碑;胡景翼在重建望湖楼时书写的

“望湖”“藏书”“尊经”“建义”“礼堂”等数幅匾额,以及为立诚中学题写“阐发最新的学说,陶冶理想的人格,创造健全的社会” 21字校训和“文化” 二字,也是刘应文镌刻的。

据刘静波先生说,祖父为望湖楼镌刻匾额时,当时石匾已经镶嵌在墙上,工匠必须站在高空的脚手架上才能完成。细细想想也真是难为了工匠。在建筑工艺落后、设施简陋的民国时期,站在楼房外墙最高处的脚手架上,如此一锤一錾、一冲一切、日复一日,其镌刻难度、劳动强度与安全系数可想而知。刘应文果然艺高人胆大,硬是知难而上,不负使命,凭借着自己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经验,带领族弟刘步盈、长子刘天坤等人,完美地完成了这一传世巨作。

在老城文化馆工作时,下班后常常去莲湖小学散步。每当我从望湖楼下经过,看到这一组遒劲酣畅、大气磅礴的石雕匾额时,内心不由惊叹不已、佩服至极:如此镌刻难度,竟获如此完美效果,非大师巨匠而不可为也。

据说,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两句话:“求名家字易,请应文镌难”。这既说明了刘应文名望何等之大,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他的镌刻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书法家往往大笔一挥,刷刷刷一幅作品宣告完成。而石刻工匠则需要按步就班,依照程序一步步精心操作,选料、方正、打磨、审字、排版、过稿、校对、动刀、镌刻、收拾……一步不得缺少,一笔不能马虎。这需要具有多大的耐心和毅力、需要倾注多少心血与汗水啊。

细细想想也是,书法家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工匠要能准确把握,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何况即使是同一位书法家,也能写出不同字体、不同特点的作品。比如于右任多幅书法珍品,字体皆有不同,有行有草有楷,但作为石刻高手的刘应文,均能悉心领会书法家的创作主旨、风格和意蕴,并完美地将它用金石呈现给世人。这或许就是于右任等大师屡屡点名邀其镌刻的原因之所在了。

几年前,恰逢胡景翼将军创办的立诚中学百年校庆。承蒙校长之邀,作为校史文化顾问,我有幸见到将军亲笔题写的校训石刻拓片。当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打开这幅将军亲笔题写的校训石刻拓片时,顿觉光芒四射,英气逼人。刘应文用自己的铁笔,把一位伟大人物的嘱托和期望,用金石这种流传千古的庄严形式,留给了后辈,留驻在人世间。

大德望润斋郭老先生懿行碑

近日,李因笃研究会张朝鲜会长发文,称去年早春在白庙郭家村发现了一通民国时期的碑石,系刘应文亲手镌刻。他历时经年,费尽周折,总算把碑文拓片成功制成。此碑为“大德望润斋郭老先生懿行碑”,碑石高大,巍然矗立。该碑由碑首、背身、碑座三部分组成。正中隶书大字取法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字形方圆互用,用笔灵活而富于变化。姿态新颖,体势沉着,大气磅礴。正文为方寸行草, 9列 56字,疏密有度,行笔流畅。碑首中心雕刻“年高德邵”四个楷书大字,体态端庄,法度严谨。碑首雕刻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高浮雕"二龙戏珠",龙身盘曲环绕,镌刻深切,栩栩如生,龙纹下面是海水祥云纹;下部为一组并排两幅盛开的折枝花卉,花枝叶间有雌雄两只绶带鸟,姿态灵动,相互顾盼,若呼唤状。

在一通碑石中,能同时展现行草楷隶且得其神韵者实不多见,能雕刻出如此繁复交错的蟠龙、花鸟、云水图案更为不易。刘应文以富平墨玉为载体,运用过人的镌刻技艺,以刀作笔,把中国书法的大美与神韵传于后世,功不可没。

有朋友把刘应文的镌刻风格总结为“三美”,即结构美、线质美与流动美。这些我都赞成,但仔细琢磨之后,总感觉还缺少了点什么。似乎留意了外在,忽略了内涵;关注了表象,忽视了精神。于是,壮着胆子,想提议再加上“一美”,那就是展现出书法的神采美。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种观点,被历代书法界奉为至理名言,推崇备至。这里,并没有一丝一毫对结构、线条、质感的轻视,而重在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刘应文之所以继往开来,独树一帜,成为名重三秦、名留青史的石刻高手,正在于用铁笔,更是用心践行了这一至真至善至美的书法理论啊。

(参考文献:刘兴汉《宫里石刻》,惠志刚、刘静波《刘应文镌刻选》,樊双有《宫里文史选编》等,并多次采访刘应文之嫡孙刘静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