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富平 / 话说富平 / 正文

富平北山石与秦始皇陵的渊源

来源:县志办 作者:卢树刚 发布时间:2023-08-16 11:37

“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钩,金陵余石大如塸”。这首民谣流传于渭河南岸的临潼骊山一带,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昔日建造秦始皇陵时渭河渡口运输石料的场面。本文仅从与富平北山石与秦始皇陵的渊源说起……

一、富平北山石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即多次提到“北山石”之字句。所谓的北山石,指的是与秦始皇陵相距一百余里的富平北山石。富平北山石是以富平北山泥晶灰岩为原料,经开采选料、整形切割、打磨、过版、雕刻、手工磨制、蒸煮、抛光等工序精细制作而成。其材料性质经国土资源部西安矿产资源监测中心检验,原料矿石为深灰色,经加工后色泽是墨黑色的自然色,色泽单一,不透光,主要成份为方解石,含有少量的白云石、石英,分布均匀,纯度较高,经检测方解石含量在90% 以上,结构特征为粒径小于0.004mm 的泥晶结构,结晶状态为晶质集合体,加工后的产品钜重质腻,纹理细致,漆黑如墨光洁玉润,呈玻璃光泽,其硬度小,密度大,摩氏硬度为3-4,密度为2.67g/cm。

富平北山石,经考证有东路西路之说。所谓东路,即以老庙万斛山为主取石。此山石系沉积岩相,然层理过密,厚度较薄,硬度偏低故制品以碾盘、槽材、困材、瓮盖、阶石为主。虽有碑刻,但人鲜量微,未成“气候”。所谓西路,则依宫里凤凰山为主取石。凤凰山之石,其所以可贵,是因为它的结构精致,无破碎畴隙之弊,体积庞大,可以按需任意裁剖,质坚而韧,酷似蓝田之佳壁,其石分为两种:一曰墨玉,色黑如墨,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细腻柔和,光泽鉴人,故称墨玉。其次曰磬石,其色略浅于墨玉,也称青石,质地坚硬,经过艺术加工后,光滑细腻,做成器物,置于几案,或悬于空中,击之有声,铿锵然,如同钟磬之音,故曰磬石,或曰青玉。以上两种石料,不论刻字或雕刻各种图像,人物、花卉、鸟、兽等,可称得千年不朽,万年不磨的珍品。

富平北山石开发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即有开采,据县志载“县北产矿石,诸郡县采者群至,可镌字、琢磨,人号墨玉”。《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秦始皇巡视全国,途经峄山,命令丞相李斯撰文,勒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其材质就是富平北山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说明秦始皇陵所用石料就是富平北山石。

二、秦始皇陵

秦始皇嬴政(前259 —前210),秦庄襄王之子,前259年正月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 ),葬在西安临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帝陵位于今西

石甲胄

三、秦始皇陵的地宫的石质宫墙及石甲胄

1988 年,在秦始皇陵封土东南侧发掘出了一个新的陪葬坑,出土了大量的石质铠甲和石兜鍪,因其石片都用铜条联缀而成,故被称为“铜缕石甲、石胄”。这种石制品做工特别精细,制作工艺特别高超,造型也特别美观,可与汉代铁制鱼鳞铠甲相媲美。

秦始皇陵内有很多的石质材料,主要用于地宫宫墙和石甲胄。地宫四周的石质宫墙,中心线范围为 145 米 x 125 米,墙体宽8 米高约 14 米。在距封土下 56 米、48 米、52 米处均有人为加工的石质板材,这些石质板材属地宫墓室顶部的覆盖材料,也可能属地宫墓室周壁的建筑材料,或者是主墓道上的覆盖材料。考古人员通过其形状和材质判断,这种石质板材的质地,不同于来自陵墓南侧骊山上的石质,也不是封土堆中夹含的石块,其产地在渭河以北的富平北山上 。

石甲胄在石铠甲坑内。石铠甲坑平面形状呈长方形,位于秦始皇陵封土堆东南约200米处,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28米,面积略小于秦兵马俑一号坑,达 1.3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园外城墙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在坑南北两边缘的东西端各有一条平面呈梯形的斜坡门道。坑内全为红烧土,坑底铺有层厚10 —20厘米的木板。目前已经清理出石质铠甲约90领、石质头盔36顶、石马缰3组,一件青铜锸以及一些青铜。这些石铠甲和头盔均用质地均匀、颜色灰青的石灰岩石片和扁铜条连缀而成,可称为铜缕石甲胄。

秦陵地宫出土的“铜镂石甲胄”,通体由686片不同形状的石片组成,总重23.8千克。石甲胄的材料为青灰色岩溶性石灰石,质地细密,色泽均匀,经过磨制和钻孔以青铜丝串系。石甲胄制作精致,且规格、形制、编缀方法都与实用甲胄一样。经西安地质矿产研究院和秦俑博物馆专家采用光学显微镜、中子活化技术,通过对甲片岩石矿物鉴定,稀土和微量元素分配特征分析,其甲片就是使用富平县万斛山上的青石制成,虽经两千余年地下深埋、腐蚀,文物专家精心复原后复旧如初,终成国宝级文物。

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处,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风景秀美,气势雄伟,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的陵墓。陵园从秦王政 13岁刚一即位便开始修建,最多时动用 70 余万人,直到死时还未完工,修了近 40 年时间。要不是农民战争爆发,秦始皇陵还会修建得更大。它不仅是因为其壮观的规模、巍峨的建筑、丰富的埋藏品称著于世,更因其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和文化、科技等价值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1987 年成为中国首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单位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缔造者,嬴政不仅要他的基业传至万世,而且还要死后继续享受他生前的荣华富贵,这一切都在他的陵园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得以体现。同时他的臣下也不遗余力地将他的这一想法表现在陵园的选址、营造、规划上。陵址选在了骊山之北、渭水之南的山水俱佳之地,总体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

“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始皇陵制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其建立的一系列陵墓制度既有继承,更有发展。特别是陵寝制度、陵邑制度、陵墓祭祀制度等都对后代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直到明清帝王陵都能看到这种制度的影响。秦帝陵也是秦朝历史的一个缩影,为后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四、秦始皇陵石材加工场遗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秦始皇陵考古大队在陵园西北方约1.5公里的郑庄村南,发掘出了秦陵当时的“石材加工场遗址”,西至砖房村,为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500米,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中华民国时期,这里巨石遍地,后虽屡经毁坏,但地下仍有残留,地面还有一些石水道的成品、半成品,有半球石、方石、条石等等。有的已加工成形,表面光洁如玉璧,有的尚未完工,石上布满了铁器敲打的斑痕。郎头、铁锤、铁钎散放在石器周围,仿佛石匠们刚刚收工,随手扔在地上,当为修秦始皇陵时加工的石材。1973年以来,陆续在砖房村东探出南北长30米,东西宽2.5米的两排房子,两排房子间距19米,在打石场的南边也发现3座房子遗迹。石场内出土的有铁颈锁、脚镣、铁锤、凿、铜戈、箭镞等文物。

秦陵石材加工场分为石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房屋建筑区等。遗址西边与南边,分别发现两处房屋基址,有的房屋基址上堆积着瓦砾和灰土。这里可能是石料厂监护看守的居住房屋。在石料堆放区内有大量没有加工过的石料。石料加工区内有大量的石质建筑材料,以及半成品和废品等,如石下水道、石渗井盖、石门墩等。在石料加工场遗址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的石料、石质建材,出土了铁、石、陶质遗物 200 余件。铜器有矛、半两钱等,铁器中主要是打石用的生产工具,如铁锤、铁堑、铁铲、抬石头用的铁钩,以及锸、镰、匕、削等工具,陶器中有罐、钵、盆、釜、瓮等生活器具,还有打磨工具的磨石和加工粮食的石磨,以及许多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土铁刑具 10 件,其中钳9件、桎1件。在石料加工场的灰坑里还发现肢体不全的人骨两具。结合出土的铁刑具来看,石料加工场还使用了大批的刑徒。另外,多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园范围的建筑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石材,像门墩石、石门槛、铺地用的青石板、砌台阶用的青石条等,它们都出自石料加工场。

郑庄石料加工厂出土的石料、石材,以及陵园内出土的各种石质遗物,大都是青石。始皇陵南侧骊山的石质是砂石,比较粗劣,而距始皇陵 55 公里的渭河以北的富平北山石质之青石很适宜作建筑用材。

五、运石甘泉口,运的是富平北山石

据文献记载,秦陵所用的石料是从渭河以北的诸山开采,运到骊山的,因为骊山不出产这种质地细密的石灰石。秦始皇帝动用大批人力在北山采石,通过人工从渭河上游的一个码头甘泉口(今交口渡)集中用船载石运往骊山。既有“渭水为不流”的歌谣传下来,经漕运石头是可信的。大如土屋的巨石,其重量约在百吨上下。修陵人是怎样将它运到渭河之滨的呢?传说运巨石均在冬季进行,在运石道上泼水,使其结为厚厚的冰道,在石下铺上硬圆木,就出现了“千人歌,万人讴”的宏大场面。

渭河水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秦、汉、隋、唐时期,随着京都建于秦,咸阳、长安成为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渭河便成为水上运输的一条重要通道。据《魏书》卷十一《食货志》载:当时,仅渭河上的粮船,其载重量就曾达六、七百石,有“渭河航运最著关中”之说。由于渭河在临潼县流程达36.5公里,并有渭河南、北11条河流注入渭河,遂使该县人民深受渭河水运之惠。

交口渡,处于石川河与渭河交汇的河口,是古代渭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故而得名交口。清雍正《陕西通志》载:“交口渡为出关之通途”。交口渡曾是当时渭河水系的重要停泊口岸,来自甘肃的牛、羊皮,药材,陕西的棉花等,均由此改陆运为水运;各处来往的布匹、茶叶、杂货、糖、煤、盐及其他物资等亦由此改水运为陆运。据《临潼县志》载:本县渭河官渡有北田渡、李家渡、交口渡、耿渡。已废旧渡有田王渡、赵村渡、周夏渡、圣力寺渡、万安渡、孟渡。民渡有粉刘渡、毛家渡等,船设无常。石川河有粟邑渡、相桥渡。民国时期,本县渭河设渡四处:北田渡、嘴儿渡、交口渡、耿渡。上述四渡属县政府管理。民国三十四年(1945),国民党二十七年曾派兵守卫渭河渡口。

在秦陵周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所谓甘泉口,即是古新丰。秦时,这里是距秦陵最近的水旱码头,所有石头均需从这里渡河上岸,再运到修陵工地。新丰北邻渭水,东至潼关,自秦以来便是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在今天的新丰渭河桥下游一千多米处,曾发现一处古桥遗址。可是新丰怎么能被称作甘泉呢?以前,新丰鸿门宴遗址南沟有一泉,水极甘甜,当地人称为甘泉。用泉水酿酒,即是有名的新丰醪酒。泉水浇灌着几方莲藕田,莲菜也皮薄肉嫩,清脆可口,为新丰一绝。只是产量太少,鸿门堡的农人仅将这莲菜送亲友或自食,从不上市。因而,“运石甘泉口”的歌谣描写的就是渭北的石头在此渡渭河的场面,鸿门甘泉今日犹在。

石川河巨石

六、一块巨石解开富平北山石与秦始皇陵之谜

2013年,在渭河北侧的石川河,曾发现有巨型青石遗存,与秦始皇陵的修建材料有关。该河发源于铜川市后烈桥,流经铜川市、耀县、富平、临潼等4市(县),在西安市阎良区新兴乡水北村入境,于临潼县交口镇迎仁村入渭河。主河道全长134.4公里,从发现的建筑用石毛坯看,该河在秦代修陵中起到水运作用。

两千多年来,秦始皇陵曾被盗多次,但从未有一个盗墓者能挖到墓室,这得益于秦始皇陵的坚固以及各种防盗机关。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专家进入秦始皇陵园对这里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直到如今,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让专家觉得这座墓葬深不可测,也越来越让专家觉得不敢挖。当然随着挖掘的深入,不少信息也得到证实。

2013年春天,西安石川河附近百姓在河边挖沙时,突然从河中挖出一块石头,解开了秦始皇陵的一个秘密。村民仔细端详后发现在石头上密密麻麻地刻着文字,村民将这一情况上报有关政府,专家赶到后,用起重机将这块重达3吨的石块从河中拿出来,仔细辨认后,专家认出石头上刻的150个字全为秦汉篆书,经研究后发现,这里的石块与秦始皇兵马俑中出土的石块完全不同,而石块上的字,专家辨认后认出其中几个字为,“更丙二十九月,欢姓匠人所开凿”,因此可以判断,秦始皇陵的地宫,都是用这样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也有勘测显示,仅地宫的墙壁,就至少有三层厚。《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地宫“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其意为秦始皇陵地宫挖得很深,直穿地下水多层后用铜液浇灌封堵,并涂以丹漆,上面再放柏樟。地宫中有文武大臣的位次,并有大量的珍宝器皿、珍禽异兽。地宫门上安有弩机装置,以防盗掘。墓室顶上绘有天文星宿图像,地面上模拟山岳九州的地形,又灌大量的水银做成江河大海,以机械动力使之川流不息。用娃娃鱼膏做成油灯,来照亮地宫。可见秦陵精巧坚固之程度。

两千年前的秦始皇陵墓修建,已开启了富平北山石用于国家大型工程的先河。自秦陵之后,历代帝陵也都不同程度地用富平北山石砌筑陵墓。在汉代遗留下来的《汉太上皇陵》《汉茂陵》《霍去病墓》等古迹中可以看到富平青石的印迹。横跨关中的唐十八座帝王陵墓的露天大型石雕群,以及散存在关中境内难以用数字具体统计的碑碣、墓志经幢、造像、拴马桩等,究其“出身”,亦多是富平青石所制。西安碑林里的那些艺术珍品,誉满神州;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远播欧美……这都是富平北山石为我们留下来的极其珍贵的石刻文化遗产。

富平北山石,天地精华;富平石刻,一刻千年。据悉,富平县正在编纂《富平石刻志》,传承富平石刻文化,讲好富平石刻故事,让富平石刻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让富平这个名字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光辉鲜亮的一笔,为赓续中华传统文化贡献富平石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