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冬至是24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不少地方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的具体时间,它是24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2021年冬至时间为阳历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日)。
气候特征
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晚上时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太阳又逐渐北移,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理论上这天最冷,但实际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冬至过后,也就预示着真正的寒冬就要来临了,进入数九寒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习 俗
在我国,冬至受到历代人的重视,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正月初一)”,说明古人对冬至日的重视。
据明万历十二年《富平县志》载:“冬至,士人拜阙,拜先生,曰‘拜冬’”,即古代当地读书人在冬至时节,拜谒记有功名的宫阙、城阙,拜访功绩卓著、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名人志士,行拜冬礼。
现在冬至这一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谚 语
数九歌(选自2013版《富平县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半,冰消散;
六九七九,河边看柳;
八九燕子来,九尽桃花开。
富平民间相传冬至节气谚语还有:
庄稼要吃饭,九九雪不断。
三九三,冻破砖。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十冬腊月霜雪早,来年冰雹少不了。
过了五豆(当地习俗腊月初五为五豆节喝五豆),长一斧头;过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个年,长一椽;过了正月十五,长的没模(mu)。(形容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
……
关于冬至,你还知道哪些习俗或谚语呢?